China: ChineseChange

在德国的发展历程

这一已经由第 4 代经营的家族企业在德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一切始于 1785 年成立于伊瑟隆的制针厂。

工厂成立百年后,在 Friedrich Kirchhoff 的领导下每天能生产近两百万只针,并销往世界各地。

在 Friedrich Kirchhoff 的提议下,1894 年在伊瑟隆市中心设立了模压和冲压厂。然而,火车车厢和机车厂家直至 20 世纪初期才开始认识到钢板压制件的优越性。采矿业和汽车行业紧随其后。

1954 年,缝纫针制造最终停产,并在创立 170 年后,因经济发展的必然而退出了曾盛极一时的历史舞台。

1970 年代末,Kirchhoff 家族决定倾其财力,投入到建设伊瑟隆市郊的全新冲压厂中,由此显著提升了应用于汽车行业的产能并增大了供应量。随着 1984 年收购位于阿滕多恩的 Matthias Kutsch 公司,对汽车行业的专注呈现出了新形势。与伊瑟隆工厂此前着重服务于商用车领域相比,Kutsch 作为轿车制造商的冲压件供应商,为 KIRCHHOFF Automotive(奇昊汽车系统)带来了理想的补充。在专业技术和装备上的协同效应,为两个驻地的增长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为了在全球性竞争中永葆竞争力,企业于 2007 年在阿滕多恩特别设立了研发中心。资深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此为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开发复杂车辆部件的创新产品。

致力于轻量化设计,研发出全新工艺并投入量产,例如:模压淬火和局部模压淬火。模压淬火零件在重量小的同时拥有极高的强度,被用于安全攸关的车辆领域,例如:乘客舱。自 2009 年起,随着在伊瑟隆模压淬火线上开始的生产,轻量化工艺成为了 KIRCHHOFF Automotive(奇昊汽车系统)的一项核心竞争力。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两年后扩建了第二条生产线,它还可以生产局部热处理的模块。